1969年至1973年,中国进行100吨/年氯化法钛白粉扩大试验,由化工部涂料工业研究所、化三院、上海钛白粉厂,成都钛研究所共同参与研发。1975年至1992年,化三院与化工部涂料工业研究所、厦门电化厂联合开发的1000吨/年氯化法(一氧化碳法)钛白全流程工业试验装置,是化工部“六五”科研攻关新技术开发项目。 1980年,装置建成,转入工业试验。该装置采用一氧化碳加热、高温、瞬时反应、机械除疤氧化炉及尾气闭路循环。1985年,试验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,打通工艺流程,产出的产品质量指标超过国内同类产品,接近杜邦 R-902水平。1986年12月,通过化工部技术鉴定。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。期间,化工部涂料工业研究所和化三院分别完成了1.5万吨/年氧化装置机械除疤和气流除疤的技术方案,为引进万吨级氯化法钛白装置准备了技术条件。
1984年6月,化三院联合浙江大学、北京化工学院、上海涂料公司和北京油漆厂,共同进行万吨级丙烯酸树脂涂料装置搅拌技术研究开发工作。1986年,成功完成醇酸、胺基、丙烯酸等涂料专用搅拌釜优化研究、开发和系列产品设计,于1993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。
1983年起,化三院参与开发红矾钠流态浸洗新工艺,并应用于重庆农药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万吨/年红矾钠工程设计项目,产品质量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。
1989年,锦州铁合金厂联合化三院,引进国外先进技术,建设锦州铁合金厂1.5万吨/年氯化法钛白项目,这是国内第一套万吨级氯化法钛白生产装置,吹响了国内氯化法钛白工业生产的号角。1991年,完成工程设计工作。2007年7月,东华科技承接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6万吨/年氯化法钛白项目工程设计,这是中国第一套6万吨级大型氯化法钛白粉生产装置。2013年9月,项目产出合格产品,对中国氯化法钛白装置大型化具有示范意义,确立了东华科技在钛白行业的技术领先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