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
中文 EN RU AR

工程服务

淮南化肥厂项目

创造当时建设时间最短纪录,开创中压联醇新工艺

1965年9月,化三院承建的淮南化肥厂一期工程2.5万吨/年合成氨生产装置生产出合格的硝酸铵,创造了中国自行设计、自制设备、自行施工安装的中型氮肥厂试车时间最短的纪录,并在当年实现了化工部提出的一次试车成功、一个月达到设计能力、连续生产一百天的“三个一”目标。


1967年,化工部批准淮南化肥厂二期工程计划,包括50万吨/年焦炭煤焦炉2座、4.5万吨/年焦炉气加压部分氧化制合成氨生产装置、2.5万吨/年上联醇、11万吨/年尿素、4万吨/年浓硝酸、5万吨/年焦油、1.5万吨/年粗苯精制生产装置。1979年9月,二期工程全面完成。


二期工程中,化三院采用单煤炼焦、焦炉气部分氧化制原料气等技术,为烟煤在氮肥工业的利用及化肥原料就地取材闯出了新路;设计的合成氨—甲醇联合生产的联醇装置,是中压联醇装置首次工业化应用,比当时的苏联技术投资少、成本低,经济效益显著,为中国甲醇工业生产开辟了新路,被广泛应用于国内中、小型氮肥厂。项目获得70年代国家优秀设计金质奖、80年代化工部优秀设计奖。


位置:安徽淮南
服务模式:工程设计
规模:18万吨/年合成氨装置、18万吨/年尿素装置、10万吨/年稀硝酸装置、配套辅助及公用工程改扩建